2025年7月10日,“成都金融周·闭门研讨会”成功举行。本次研讨会由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主办,中国世界经济学会、中国国际金融学会、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、中国中东学会、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等联合指导。
“成都金融周·闭门研讨会”聚焦“全球地缘经济变化中的对外经济金融合作”和“中东海湾创新投资”两大议题,深入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变局之下的对外投融资机遇与挑战。活动汇聚国内外金融、投资、政策领域的影响力专家,共商中国金融开放与西部区域协同发展的国际合作路径。
以下为法兰克福金融发展中心(FMF)董事总经理胡博思(Hubertus Väth)先生在大会的主旨演讲内容。
早上好,女士们、先生们。能在这里发表关于2025成都金融周活动的演讲,我深感荣幸。这是我第一次在这座美丽城市面向各位演讲,虽然还未曾漫步过它的街巷,但已多次品尝过这里闻名遐迩的美食,对其独特风味喜爱有加。
人们常说,成都以从容不迫的节奏前行,既深植历史底蕴又胸怀远大未来——这让我时常想起我的家乡法兰克福。今天,我受邀探讨金融信任的建设。金融信任的建设绝非朝夕之功,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与静水流深般的努力。回顾历史,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关于信任构建的启示。
法兰克福金融枢纽的故事始于1585年。在当年的法兰克福秋季博览会中,来自欧洲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,其中84位就多国货币汇率达成标准化协议。这一推动经济秩序健全的大胆举措,标志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诞生。标准化的举措是信任构建的基石,为贸易建立了可靠框架。商人们定期会晤、建立信任,城市声誉日隆。很快,国际商人便纷至沓来,将这里视为欧洲商业的重要枢纽。
历史推进至1811年,法兰克福在平等与经济包容方面迈出重要步伐。当地犹太公民获得法律平等地位,得以进入原先受限的经济领域。这一历史性举措为犹太企业家开辟发展之路,极大丰富了金融业态。罗斯柴尔德银行家族正是其中翘楚,最终成为全球金融网络的中流砥柱。
二战期间,信任的构建遭遇挫折,但1948年货币改革引入德国马克后迅速复苏。新货币为满目疮痍的经济带来稳定,象征着希望与重生。九年后(1957年),德意志联邦银行在法兰克福成立,进一步巩固了货币稳定的声誉。央行独立运作不受政治干预的特性,增强了人们对政策及货币的信任。德国马克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代名词,法兰克福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屹立不倒。
1998年,欧洲中央银行(ECB)在德国联邦银行的鼎力支持下成立。这一里程碑事件使法兰克福成为欧洲货币政策的中心。金融机构纷纷将业务迁至法兰克福以贴近决策核心,这座城市由此崛起为备受信赖的金融枢纽。这不仅关乎资本流入,更吸引了政治与媒体的高度关注。如今法兰克福已被公认为欧元之都——全球第二大重要货币的心脏地带。
2000年,明讯国际(Clearstream)的成立标志着又一重大飞跃。德意志交易所清算机构的合并使证券交易效率显著提升,进一步巩固了法兰克福作为全球金融重镇的地位。创新步伐在2001年持续加速,欧洲期货交易所回购平台(Eurex Repo)的创立推出了回购与证券借贷的电子交易系统。这一举措通过标准化流程增强市场透明度与流动性,降低了风险,这预示着在科技与信任共同塑造下,金融行业未来可期。2003年,法兰克福再开先河,在股票交易中引入中央对手方机制。这项创新极大降低了交易对手风险,加速了结算流程。新兴机制流畅运作,充分提升了市场信心,同时证明了:信任与创新能够共同塑造稳定的金融市场局面。
2012年成为法兰克福全球声誉的转折点。在欧元危机最严峻时刻,时任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·德拉吉掷地有声地宣布”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”。这番铿锵誓言引发全球共鸣,将信任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国际市场信心重振,主权风险溢价下降,欧元企稳回升。如今欧洲主权信用利差已收窄至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后的历史低位。
金融世界随之迎来重大变局。英国退出共同市场,这一邻国政治体系的动荡冲击了信任根基。约60家国际银行陆续将部分业务从伦敦迁至法兰克福,以保障进入欧洲单一市场的通道。我们见证了超过2.5万亿美元的银行资产大迁徙。
英国脱欧削弱了信任,而法兰克福赢得信任,是因为我们伸出了援手。花旗银行、野村证券、摩根大通、高盛、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纷纷在法兰克福申请扩展银行业务许可,直接创造了超过9000个工作岗位及更多辅助性职位。金融服务业岗位的乘数效应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,超过七倍。与此同时,办公空间需求激增,20座新摩天大楼重塑了城市天际线,进一步印证信任的意义与吸引力。
诸位,信任是金融市场繁荣的基石。它是联结交易、维系投资、推动全球增长的无形之手。但信任不会凭空而来。它需要首要建立,更需要持续滋养。如何赢得信任?我们通过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来赢得信任;通过保持开放——不仅对资本与创新开放,更对全球多元化的新理念与新参与者开放;最终通过标准化与数字化的流程来巩固信任,制定明确规则并运用技术提升市场透明度与效率。
法兰克福致力于流程标准化、证券数字化及无缝跨境交易,这使其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中信任的支柱。而信任又如何丧失?金融市场的历史告诉我们,信任也可能瞬间崩塌。近期关税冲击事件就是鲜明例证——这一孤立事件引发全球资本流动涟漪,动摇投资计划,冲击市场信心。缺乏可预测性与透明度会侵蚀信任,驱使投资者寻找更稳定的港湾。美元直接贬值超10%,资本从美国流向欧洲,尤其是德国及其金融中心法兰克福。如今,法兰克福每天都会接到全球投资者咨询资产转移事宜的电话。展望未来,我们应牢记:金融信任是竞争优势。法兰克福与成都作为金融企业蓬勃发展的城市,拥有制定可信金融市场全球标准的独特机遇。我们携手搭建的桥梁,不仅将连接东西方、中德两国,更将强化全球金融体系的根基。
总而言之,信任源于始终如一、开放包容和坚忍不拔的态度。法兰克福的金融历史印证了这一点,也展现了当信任成为金融创新的核心时所能创造的无限可能。展望未来,我深信建立信任和开放协作将成为成都成功的关键。成都已经取得了多方信任——尤其包括我们的信任,这是实至名归的。
谢谢,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
Hubertus Väth
法兰克福金融发展中心董事总经理
Managing Director of Frankfurt Main Finance (FMF)
本文根据胡博思(Hubertus Väth)先生在第二届成都金融周的相关发言整理,仅供学习和参考,不代表本机构观点。